(网经社讯)2025年盛夏,继“外卖大战”之后,“战火”又开始烧向线下硬折扣超市赛道,京东、美团、阿里三大互联网巨头再次集体重兵入局(详见 #网经社 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xsxxwmdz/ )。阿里旗下盒马NB更名;京东在河北涿州开出5000平方米的全国首家折扣超市;美团硬折扣超市“快乐猴”首店在杭州落地。这密集布局为哪般?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江南北商学院院长高攀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&智库——网经社独家专访。
1、硬折扣模式的核心吸引力在于,它精准契合了当前消费者对“极致性价比”的普遍追求。在后疫情时代,消费理念更趋理性,而硬折扣通过精简SKU、聚焦自有品牌、重构供应链,实现了“低价不低质”,从而成为线下流量和新消费习惯的重要入口。
2、互联网平台的核心重构作用体现在 “去中间化”和“数据驱动”。去中间化:它们利用庞大的采购量和品牌影响力,直接对接上游工厂甚至产地(F2C模式),大力发展自有品牌(PB),砍掉代理环节的加价和营销费用,将利润让渡给消费者。数据驱动:这是其与传统零售的本质区别。平台通过线上消费数据,精准预测区域消费趋势,指导线下选品(极窄SKU)、定价和库存管理,实现“千店千面”,极大降低了试错成本和滞销风险,提升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。
3、硬折扣的崛起将加速传统零售的洗牌和转型。对传统商超是最直接的冲击。传统商超因租金、人力、多层分销模式导致的高成本难以与硬折扣抗衡。对便利店形成“差异化共存”,便利店的核心优势是网络密度和即时性,售卖的是“便利”。硬折扣价格更低,但购物频率和即时性可能稍弱。对社区团购从“替代”转向“融合”,社区团购的次日达模式与硬折扣的即时可得各有场景。